一、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判罰是什么?
根據《刑法》的規定: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 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條 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 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情況,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當事人是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有關情況的處罰就是以上這些,但在具體的判罰過程中,還需要由相關部門來進行合法的調查取證,并結合實際造成的后果處罰。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動用嗎
2020-11-25特價商品不退換合法嗎
2021-03-07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