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火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的區別有哪些?
放火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定義和構成要件上區別很大。兩種罪名的主要區別是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放火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故意毀壞財物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如果行為人以放火的方法損壞公私財物,本身沒有也不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則屬于故意毀壞財物行為;如果該行為已危害或危及公共安全,就構成放火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和放火罪在主觀惡性程度上、危害的客體方面都是不同的。它們的主要區別是,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手段可以是焚燒、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喪失其價值或使用價值,由此可見,毀壞公私財物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可以用放火的方法,爆炸的方法,也可以用砸毀的方法。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其手段只是放火,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由此可以得出,放火罪與以放火的方式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本質區別是:關鍵要看行為人的放火行為是否危害了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放火行為一經實施,就可能損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這種犯罪后果的嚴重性和廣泛性往往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行為人自己也難以控制的,這種行為就應當以放火罪定罪。
二、放火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放火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放火”是指行為人使用各種導火材料,點燃目的物,或者利用既存的火種即可以引起火災的危險因素,引起公私財物的燃燒,制造火災的行為。放火既可以采用作為的方式實行,如用引燃物將目的物點燃,也可以采用作為的方式實行,但作為方式構成的放火罪,必須以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特定義務的人員為前提,也就是行為人對形成火災原因的火情具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且根據其主、客觀條件有能力履行這一義務而沒有履行,以致造成火災的。
綜上所述,放火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都是刑事犯罪,兩者在立案、構成要件及量刑標準上不同,放火罪的社會危害及主觀惡性和量刑更嚴重一些,其不僅導致財產損失,還會造成人身傷害。故意毀壞財物犯罪量刑最多是七年,犯罪分子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怎樣認定的?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留置權必然優于抵押權是錯的嗎
2021-01-23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