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東省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標準有哪些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可能是出于對財物所有人的打擊報復、或嫉妒心理或其他類似有針對性的心理態度,毀壞財物使所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失毀壞公私財物的,不構成犯罪,屬于民事賠償問題。
二、犯罪認定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
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毀滅或損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手段特別惡劣的;出于嫁禍于人的動機等。
2、本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與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通訊設備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犯罪中的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區別在于:后者破壞的是特定的財產,侵犯的是其他獨立客體,本法對其已單獨規定有罪名,只應按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這類案件的法律具有詳細的規定,相關的犯罪者的判決結果,應按照這類案件的破壞金額和相關的案件結果進行宣判。我國的公安部門對這類案件進行相關的調查,由我國的檢察機關進行相關的判決和公訴工作的辦理。
如何界定故意毀壞財物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怎么判刑
故意毀壞財物罪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1-01-04醫療美容糾紛法院判決實例
2021-01-26醫療事故原因有哪些
2021-01-19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宅基地種的樹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