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保險糾紛如何處理?
律師解答:
保險合同在履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因保險責任歸屬、賠償金額的多少發生爭議,應采用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處理。按照慣例,對保險業務中發生的爭議,可采用協商和解、仲裁和司法訴訟三種方式來處理:
1.協商和解
在爭議發生後,雙方應實事求是有誠意的進行磋商,彼此作出讓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和解協議。協商和解一般有自行和解和第三者主持和解兩種方法。自行和解即沒有第三者介入,雙方當事人直接進行交涉;第三者主持和解即由雙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從中調停,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2.仲裁
仲裁是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之後達成書面協議,愿意把他們之間的爭議交給雙方都同意的第三者進行裁決,仲裁員以裁判者的身份而不是以調解員的身份對雙方爭議作出裁決。目前,我國對經濟合同的爭議實行二級仲裁,如果當事人不服,可在接到二級仲裁決定書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作出審判判決。仲裁組織作為民間機構,是以第三者或中間人的身份,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作出公斷,因而沒有采取強制措施的權利,對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權,屬于人民法院。如果仲裁裁決後,保險人拒不履行裁決,可以向保險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的申請強制執行。
3.訴訟
訴訟解決保險糾紛,指的是人民法院依法定訴訟程序,對于保險糾紛予以審查,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作出判決或裁定。訴訟解決保險糾紛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動,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國家強制力,當事人必須予以執行。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四十三條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其他權利人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的,或者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該受益人喪失受益權。
第四十四條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二年內,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
保險人依照前款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認定工傷
2020-12-26罰金和罰款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