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中,被告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做了如下規定,“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
從本條的表述來看,法院保留了調取證據的權力。但是,法院作為案件的居中裁判者,原則上應該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正如西方法諺云,“無原告則無法官”。中國審判方式改革后,法院對證據的調取被限制在極小的范圍內。行政訴訟中,被告恒定為行政主體,且由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能,則應承擔敗訴風險。法院有調取證據的權利,但無舉證的義務。
《行訴解釋》)第二十九條如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權調取證據:(一)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二)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
人民法院對于證據的調取,存在兩種情形。
一,依職權調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二十二條,“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一)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認定的;(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
二,應申請調取。《證據規定》第二十三條,“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夠提供確切線索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下列證據材料:(一)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三)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該條進一步明確指出,“人民法院不得為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調取被告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收集的證據。”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定,是因為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行政機關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時候,就應當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如果行政機關在行為當時沒能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卻在訴訟過程中申請人民法院調取,顯然,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在行政訴訟的過程中,行政機關不僅不能申請法院調取證據,其自身亦不能再進行調查取證。事后取得的證據,并不能證明該具體行政行為作出當時的合法性。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三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永遠都是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中,被告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但是原告是可以申請調取證據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約定共同承擔夫妻債務可以嗎
2021-01-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