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繼承權侵權表現有哪些?
繼承權受到侵犯一般主要表現為財產未按遺囑進行繼承、法定繼承受到侵害.
(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即享有客觀意義上的可能性繼承權。
(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當法定的條件(即一定的法律事實)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這種繼承權同繼承人的主觀意志相聯系,不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還可以放棄,是具有現實性、財產權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實現以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時開始。
財產繼承權的我國原則
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繼承權的原則
保護公民私有財產繼承權的原則主要有以下表現:
第一,凡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均為遺產,全得由其繼承人繼承。
第二,繼承人的繼承權不得非法剝奪或限制。
第三,繼承權為絕對權,任何人都負有不得侵害的義務。
繼承權平等原則
(一) 繼承權男女平等
(二) 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繼承權平等
(三) 在遺囑繼承和遺贈中保護老、幼、殘疾人的利益
依《繼承法》規定,被繼承人以遺囑處分其財產時,遺囑中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額。
(四) 遺產分割不能侵害未出生人的利益
按照《繼承法》的要求,在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以保護被繼承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和利益。
(五) 承認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
我國《繼承法》中特別規定了遺贈扶養協議。公民可以與無法定扶養義務的自然人或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以保障受扶養人的生養死葬。
互諒互讓、團結和睦原則
(一)繼承人的繼承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
(二)法定繼承人有平等的繼承權
(三)繼承人協商處理繼承問題
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綜合上面所說的,財產繼承權主要就是針對于父母留下的財產由自己的家屬來繼承,繼承財產一般要看有沒有遣囑,如沒有那么意味著要進行平分,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利進行干涉,如一方侵犯另一方的財產,那么被侵犯的一方是可以直接起訴要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代位繼承權的范圍是怎樣的,代位繼承需要的條件有哪些?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房產繼承權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科創板與新三板的區別
2021-03-07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