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責任年齡劃分標準是什么?
限制民事責任年齡是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如果已滿16周歲,同時以自己的勞動能力來養活自己,達到當地的基本生活水平的話,則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2條第1款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民法通則》第13條第2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根據法律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具有部分民事行為能力,依法不能獨立進行的民事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獨立進行。法定代理人由監護人擔任。
2、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1條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 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 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當然,這里還要求自然人精神健康、 智力健全,不屬于《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的精神病人。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法律確定年滿18周歲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主要考慮是自然人的智力狀態,而不考慮自然人的經濟狀況。因此年滿18周歲的自然人沒有經濟收入的,仍然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如在校學習的大學生。這些人如果因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責任的,首先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沒有收入的,由扶養人墊付。
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謂“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根據《民通意見》第2條的規定,指“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地人民群眾一般生活水平”。
將這些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利于他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有利于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都應當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另外只要被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即使后來失去工作,也仍然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2條第2款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第13條第1款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區別在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而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以自己的法律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他們要從事民事活動,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由監護人擔任。
責任年齡劃分的問題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說,完全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的一些所作所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下,由于當事人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就只能有當事人的監護人去承擔連帶的民事賠償責任了.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劃分標準也是結合當事人的年齡,智力等作出的相關規定.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解釋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利害關系人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輕微碰撞后報警可以私了嗎
2020-12-13因疫情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怎樣辦
2021-01-31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