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知新的《企業破產法》中的“債權”,不僅包括私法債權,也包括公法上的稅收。基于這個理由,債權申報程序同樣適用于稅收。根據《企業破產法》第48條第1款的規定,債權人應當在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但第2款又進一步規定,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及補償金,不必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也就是說,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屬于破產債權,但不必申報;而破產企業的欠稅也是破產債權,但是需要申報。(這一點,根據該法第82條第1款有關重整計劃草案的規定也可以得到印證。)
那么,申報的范圍如何界定?這就需要我們要先界定兩個概念范圍即稅收和欠稅。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破產債權包括“破產企業所欠稅款”,那么稅收的范圍包括哪些?從形式上看,凡是立法機關或者最高行政機關所開征的“稅”,都屬于破產法意義上的稅收。自然,我們可以得知,所謂欠稅亦應當在“稅”的范圍之內。除此之外,“欠稅”一詞的外延也許進一步明確界定。也就是說,欠稅是否包括滯納金、利息、涉稅罰款或罰金?一般而言,比照私法債權,欠稅意義上的利息理論上也應該與本金一并處理。至于涉稅罰款或罰金,由于罰款或罰金屬于懲罰措施,不是政府運作的收入基礎,也不具有公益性和補償性,所以不應賦予優先受償權而涵蓋在欠稅范圍之下。相對利息、罰款、罰金,稅款滯納金問題則比較復雜。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0條第3款規定,稅務機關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這是否意味著稅務機關向法院申報稅收債權時也會主張稅收滯納金優先于普通破產債權受償?而從普通破產債權的角度看,如果罰款和罰金不能優先受償,那么同樣體現懲罰性質的滯納金何以優先受償呢?難到僅僅因為滯納金又部分體現補償性,就使其全部得以享受優先受償權?
參考中央銀行有關貸款準利率的規定,滯納金可以按懲罰性和補償性分為兩個部分。懲罰性部分不享有優先受償權,而補償性部分則可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土地轉讓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