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缺少制裁逃廢債行為的具體法律和制度
企業在逃廢時都經過精心研究,規避了法律和政策。雖然以前我國的《合同法》、《民法通則》、《法》都確立了保護人合法權益的原則,但一直以來缺少防范和制裁逃廢債務行為的具體法律和制度,使債權機構對打擊企業逃廢債務時沒有直接依據和可操作性的手段,實際操作起來往往缺東少西。由于無法可依,因此也就造就了一批無法可究的逃廢債企業,這也可以說是形成惡意逃廢債的的最主要的原因。逃廢債對債權部門來講是一種經營風險,無法單靠加強管理來遏制。即使在國際相對成熟的市場環境中,若想遏制逃廢債大量發生,也主要依賴嚴苛的法律懲戒,諸如巨額懲罰性違約金、對商事資格的限制、企業及個人信用優劣等級的評價和公示等,而在目前我國就恰恰欠缺有效制約逃廢債行為的法律機制。現存能夠借用的所有法律防護手段,都停留在確認權利和彌補損失上,責任體系中沒有任何對逃債人的懲戒機制。
二、企業改制欠缺健全和完善的規章制度
對于企業的改制過程尚未形成規范統一的操作體系,各項制度約束尚不健全,對改制企業的逃廢債行為尚未形成綜合治理辦法。目前企業改制形式多種多樣,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走“合法避債”道路,而不是在改制過程中“資產隨著負債走”,債權部門的債權落實沒有法律保障。一些企業采取陽奉陰違的做法,在改制中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轉換機制、改善經營管理上,而是想方設法逃廢債務。使有關維護和保護債權的政策、規定得不到有效貫徹落實,從而達到化大公為小公,甚至化公為私的目的,造成企業改制成功之日,正是債權部門債權懸空之時。也正由于缺少法律規范和制度約束,使得企業逃廢債不是“最后的晚餐”而變成了“免費的午餐”。
三、破產程序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不規范、不成熟的破產體制實際很容易被破產企業和實施地方保護的人們所利用,企業借助破產償債程序并在破產事務管理上違法操作以逃避債務,使企業“假破產,真逃債”。企業在破產前是否進行資產轉移、破產審計是否合法和有效,有關部門是否按程序組織實施了正常的破產準備行為,破產是否受到行政干預以及司法不公的故意,以及破產最終裁定久拖不決等等因素,這些方面的程序是否完備、執行和監管是否得力,都對企業實施逃廢債行為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一方面就是某些地方行政部門認為欠我們的錢就是欠國家的錢,欠財政的錢,甚至認為可以在資金困難時“等同于撥款”,改制逃廢債是“可以理解的”,將逃廢債務作為企業扭虧為盈的便捷方式,甚至為所屬企業的逃廢債出謀劃策。在這種想法和作法的影響下,部分信譽差的企業往往在申請新的貸款時就沒有打算要還,獲得貸款后就一心想著如何改制逃廢債務。另一方面某些地方行政部門以維護社會穩定等為借口,以犧牲我們和債權為代價來換取“一方安寧”,直接干預金融案件的審理和執行,甚至直接干涉案件涉及資產的查封和執行,使原本應獨立行使審判職能的地方法院變成了受命于地方政府的“地方的法院”,人為地制造金融案件執行難。有的地方行政部門出于地方經濟利益,對制裁逃廢債行為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幫助企業通過懸空債務急于甩掉包袱。有的則回避、阻礙我們和金融性機構參與企業改制,造成債權落實十分被動。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逃廢債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哪個嚴重
2020-12-22行政法制監督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020-12-02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