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現在的破產概念有哪兩重含義?
律師回答:
一是指企業無利清償的事實狀態,二是在這種事實狀態下清理債務的法律程序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條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第三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
(二)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
第三十四條因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或者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
第三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六條債務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從企業獲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業財產,管理人應當追回。
第三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管理人可以通過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為債權人接受的擔保,取回質物、留置物。
前款規定的債務清償或者替代擔保,在質物或者留置物的價值低于被擔保的債權額時,以該質物或者留置物當時的市場價值為限。
第三十八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占有的不屬于債務人的財產,該財產的權利人可以通過管理人取回。但是,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向作為買受人的債務人發運,債務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價款的,出賣人可以取回在運途中的標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