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河南省某水泥廠2004年6月宣告破產還債。4年多時間過去了,該廠不僅沒有按照法律對破產財產進行清算和處置,反而以年繳納地稅1181萬元的經營業績,位列河南省2007年度地方稅收納稅500強的第327名。有關部門對其破產清算提出質疑,認為其破產還債是假,借機逃債是真。
公司或法人意義上的有限責任,是指股東對其公司或公司的債權人沒有支付超出其股份的價值的義務。美國學者施瓦茨指出有限責任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它使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實現了分離,鼓勵了投資,促進了資本積累,為社會化大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武器。但是,有限責任也遭受到了現實的挑戰。正是利用有限責任制度的局限性,企業才能躲在“破產法”的保護傘下,逃避金融債務。在有限責任的避風港中,債權人的正常請求權會被阻隔??晒镜钠墼p所得,往往又是董事或股東非法所得。正是有限責任,給了有限公司以破產為名,行金蟬脫殼之實的機會。
國有企業尤其如此,在他們看來,國企的錢與國有商業銀行的錢,不就是政府的左口袋和右口袋嗎?在逃避債務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大開方便之門,為企業重組逃債出謀劃策。就拿澠池縣水泥廠來說,其性質是縣屬國有企業,而偷逃的債務,則大多數是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誰來監督企業的破產清算行為?按道理,地方政府有著理所當然的信息優勢,但是,在地方利益的驅使下,他們能行嗎?
我國公司法在確立有限責任制度的同時,卻沒有把打擊公司惡意逃債行為法定化。翻開公司法,根本沒有規定來約束公司惡意逃債的規定;在新的企業破產法中,對企業逃避債務闡述得也不詳盡。要保護好債權人的利益,杜絕公司惡意逃債行為,就應該要有制度創新。為彌補有限責任制度的缺陷,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將股東的有限責任相對化。這種措施,在大陸法系中稱為“直索責任”,在英美法系中則稱為“揭開公司的面紗”,即當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濫用有限責任時,就可以忽略有限公司的獨立法律人格,而將公司與其背后的股東視為一體,要求股東承擔公司的連帶責任。
“欠債不還”,按理說,應屬于民商法調整的范疇。但在現實中,民商法對債權債務的保護往往軟弱無力。在我看來,公司惡意逃債也是刑法調整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涉案資金量大和社會危害性大,造成嚴重后果的,尤其以國企改制為名,將國有資產“乾坤大挪移”而轉為私有的,應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民事案件
2020-12-24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