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征地無法與征收方達成拆遷安置怎么辦
拆遷安置的對象是房屋的使用人。使用人可能是房屋的所有人,也可能是房屋的承租人等其他實際使用人。使用人有權要求拆遷人給予安置,拆遷人對使用人進行拆遷安置是拆遷人的法定義務。拆遷安置一般通過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以協議的方式進行,就安置的方式、地點、標準等達成協議,規定于拆遷協議中。
但是如果雙方不能就安置事宜達成協議,任何一方均可申請房屋拆遷主管部門裁決;一旦主管部門作出裁決,就成為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安置可以一次性解決安置住房,也可以由拆遷人通過周轉房(或者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由被拆遷人自行解決),先行臨時過渡,緩解解決安置用房。如果安置用房不能一次性解決的,應當在協議中明確過渡期限,這樣拆遷安置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一次性安置,另一種是過渡性安置。新《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對安置對象沒有舊《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的具體,只要是被拆除房屋的使有權人都應當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得以確認和安置安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之規定,所以應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通過裁決的方式確定閔先生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并作出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決定。
二、房屋拆遷安置的標準是怎樣的
拆遷人對被拆遷人履行安置義務,是為了保障被拆遷人因拆遷行為而造成的損失得到相應的補償。被拆遷人不應該、也無權乘拆遷之機為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條件而侵犯拆遷人的利益。因此,確定拆遷安置標準的基本原則是拆除多少,安置多少。
1、公有非住宅,如糧、煤、理發、飲食店、集貿市場以及文教、衛生等具有區域功能的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或事業性單位房屋,應按規劃要求就近安置;對環境有污染的企業,應按城市規劃的要求異地安置。
2、私有非住宅。對拆遷原所有人自己依法營業并以此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應以原建筑面積,并適合于營業的房屋對原所有人進行安置;經批準利用私有住宅改為非住宅用房的,其安置辦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出租給他人使用的私人非住宅房屋,根據各地方拆遷辦法具體規定辦理。
3、原使用人經房地產管理機關批準,將公有住宅改為非住宅的,拆遷時按住宅安置;擅自將公有住宅改為非住宅或轉租給他人的,應將改為非住宅或轉租部分的房屋面積從承租總面積中扣除,不作為安置依據。
4、利用臨時建筑、違章建筑從事經營的使用人應在公布的期限內自行拆除,對于非法承租公有非住宅房屋的使用人不予安置。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拆遷補償安置問題沒有辦法達成意見一致的話可以去申請主管部門裁決,來達到理想的效果,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申請破產,個人申請破產后債務怎么辦
2021-02-04怎么查合同有沒有解除
2020-11-25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