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原因是認定債務人喪失債務清償能力,法院據以啟動破產程序、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法律標準。通常法院啟動破產程序應該同時滿足啟動程序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依我國破產法[1]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即為破產程序開始的標志,因此在形式上只要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的法律規定即可。而在實質要件上,理論界則存在分歧。[2]但都承認破產原因這一要素,因只有債務人具有破產原因,法院才可能啟動破產程序。
(一)破產原因的立法模式
在破產原因的立法模式上存在列舉主義和概括主義兩種方式。
1.破產原因的列舉主義。主要以英國破產法和1978年以前的美國破產法為代表。1914年的《英國破產法》第1條列舉了八種破產行為,
[3]作為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標準,債務人有行為之一的,法院可宣告其破產。這種列舉主義實際上與英國判例法淵源直接相關。適用列舉主義的另一個代表就是1898年美國的破產條例。[4]
列舉主義的優點是簡單明了,對破產原因的認定比較容易,易于司法適用。但弊端是難免掛一漏萬,執行僵化,不易根據變化了的實際情況靈活、具體適用。但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可以造法,即使是法律沒有列舉的,法官仍可以將其作為新的判例規則而創設。
2.破產原因的概括主義。目前采破產原因概括主義的國家有很多,如日本、德國、法國等。
日本破產法將為作出破產宣告而顯示出的財產狀態惡化的事由稱為破產原因。[5]1978年美國修訂聯邦破產法時,采用了概括主義立法模式,第303條(h)款規定強制救濟的根據是債務人“一般地”停止清償到期債務。其中“一般的”沒有支付到期債務是以債務人事實上是否支付債務為判定標準,而不是根據債務人資產負債表所反映出的支付能力為標準。但美國破產法對于債務人未支付債務的數量和規模均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6]在概括主義立法模式下,法律能夠抽象概括所有的破產原因,具有較大的彈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較大,有利于靈活適用法律,但司法中往往不如列舉主義那樣容易判斷,不易操作,如無制約機制,易發生擅權行為。我國1986年和2006年的兩部破產法中,破產原因的規定均采用了概括主義立法模式。
此外,鑒于兩種立法模式各有所長,也有的國家同時兼采兩種方式,在立法上既作概括性的規定,又作列舉性的規定,如葡萄牙、西班牙、巴西等國。
(二)破產原因的類別化分析
采用概括主義立法模式,通常將破產原因抽象為以下三種認定方式:
1.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指債務人對請求償還的到期債務,因喪失清償能力而無法償還的客觀財產狀況,亦稱支付不能。不能清償在法律上的著眼點是債務關系能否正常維系。界定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應該滿足以下五個要件:第一,債務人缺乏清償能力。清償能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即不能以財產、信用或者能力等任何方法清償債務。[7]第二,債務人不能清償的是已到償還期限,提出清償要求的、無爭議或有確定名義的債務。如果履行期限已經屆至,但債權人尚未請求履行或放棄債權,或債務人可請求抵消、撤銷該債權,或可以進行時效的對抗等,均不能認為是不能清償。如此理解,將會避免大多數銀行處于無清償能力的狀態。第三,債務不限于金錢支付的標的,但必須是能夠以金錢評價的債務,否則因其債務形式在破產程序中無法得到償還,宣告破產無實際意義。第四,不能清償呈持續狀態。第五,不能清償是一種客觀狀態。即不依其主觀認識或表示而定,而由法院依法裁定。
2.資不抵債。又稱債務超過,是指債務人的負債超過實有資產,即“消極財產(債務)的估價總額超過了積極財產(資產)的估價總額的客觀狀況”,[8]在我國通稱為資不抵債。債務超過的著眼點是資債比例關系。企業法人有債務超過的情形時,已經對一般債權人的利益構成不能受足額清償的潛在危險,增加了市場流通秩序的不安全因素,隨時都有因停止支付而嚴重危及債權人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可能。一個有健全的市場經濟法制的國家,絕不可能允許債務超過的企業法人以債權人的利益無保障和社會經濟秩序不安全為代價,繼續進行“赤字”經營。[9]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唐山住房公積金貸款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17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股權質押可以同時質押嗎
2021-03-23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