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主體不平等。對于一般侵權行為來說,加害人和受害人地位具有平等性、互換性和特定性。而在環境侵權中,加害人多為具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受害人多為缺乏規避與抵制能力的一般公眾,地位處于不平等狀態。
第二,侵害缺乏直接性。一般侵權行為直接作用于個別受害人的財產和人身,比較單純、直接,易于確認,受害人可用財產權和人身權為依據獲得救濟;環境侵權行為往往要通過“環境”這一中介物間接作用于人身及公私財物。而環境諸要素,如空氣、陽光、水等則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客觀存在,經濟學上稱為自由財產,人們不可能對其占有和支配,不具備民法所稱的財產性。更有甚者,經濟活動產生的廢棄物排放環境中,被傳統民法理論視為行使企業財產所有權或經營權的具體表現。正因為如此,才產生了環境權,作為環境損害的救濟依據。
第三,導致環境侵權的排污行為具有“合法”性。從法律價值判斷,一般侵權行為具有違法性或違反社會道德;而導致環境侵權的各種排污行為,在現有生產技術水平下多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必須附隨的產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妥當性,這些甚至是合法行為。
第四,環境侵權具有連續性和不確定性,一般侵權行為一般是一次性的,或持續時間很短,損害隨著侵害行為的實施而立即發生,受害人及司法機關易于認定。環境侵權常具連續性、反復性,通常要通過廣大的空間和長時間的積累并經多重復合效應,其損害才能發生并顯現出來,具有積累性、滯后性和不確定性。這樣何人為加害人,侵害行為何時發生,有無過錯,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無因果聯系都難以判斷。環境侵權的上述特征使得傳統民事責任理論對環境損害難以發揮妥善救濟功能,此種現象違背了人類公平正義的理念,有必要對傳統的民事責任理論加以修正和發展,但就整個法律原理而言,也不能因環境侵害救濟而改變整個民事責任理論和制度。因此,環境民事責任的概念、理論、制度產生了,它僅適用于環境侵權領域。
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是在傳統民事責任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是民事責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但環境侵權的特殊性同時又使它成為一種特殊的,相對獨立的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權利依據不同。傳統民事責任一般以財產權和人身權為依據,而環境民事責任除以財產權和人身權為依據外,還以環境權益作為追究民事責任的依據。
第二,歸責原則不同。傳統民事責任以過錯責任原則為歸責原則,無過錯責任是例外。而環境民事責任則主要是一種無過錯責任。
第三,利益衡量機制被廣泛運用。由于環境侵權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會有用性,在確定加害人之責任及其所承擔的責任形式時,不得不對雙方的利益進行衡量,從而決定加害人之責任及其責任形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