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環境保護區域合作惡可持續發展法制建設
內容提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我國的經濟正處于加速發展時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已超過其承載能力,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區域環境合作。
前言
環境與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通關注的兩個重大問題之一。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把環境與發展納入了統一的框架,表明人類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認識有了質的進步,區域環境合作與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復合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諸如核污染,跨國酸雨,海洋污染、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全球荒漠化,全球水危機、生物多樣化銳減,從十九世紀的雙邊漁業公約到聯合國的成立,從聯合國的成立到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從斯德哥爾摩大會到1992年的里約聯合國環保大會,人類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資源保護與環境合作的重要性,制定并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生物多樣化公約》、《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聯合國海洋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等,我國作為世界成員中的一份子也參與其中。因此多邊與雙邊合作是促進全球環境改善與保護的必然途徑。[1]
我國的生態環境發展同樣很不樂觀,世界十大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的城市就占七個。從我國的經濟發展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發生日趨嚴重,且其發生源種類繁多,諸如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以及水土破壞、礦產破壞、森林破壞、草原破壞、濕地破壞、風景名勝區破壞等等。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時刻提醒著我們可持續性發展思想的重要性。我國對此也是從環境立法的角度確認和保護環境權,先后制定了《環境保護法》、《水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
綜觀國際國內概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將加劇,國際間的環境合作,特別是一國之內區域環境合作已成必然。只有這樣,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我國的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一、區域環境合作的必要性
(一)區域環境合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前提
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2]
環境就是圍繞著人群的空間,以及直接、間接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人工改造過的自然因素的總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環境污染其他公害。”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人不可能脫離自然界而存在,人類是自然界進化發展的產物,自然界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已成共識。
但由于盲目性、貪利和科學技術水平等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人們的行為已給自然界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污染和危害。特別是現代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和人口膨脹,人們或者過量開采、利用自然資源,或者不斷地向環境排放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和噪聲、振動、惡臭等,人類在改造自然、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已經引起自然資源枯竭、環境質量的惡化、以及生態系統的破壞,危害經濟發展和人體健康。可見不進行環境資源保護,人類不僅將難以做到可持續發展,甚至還可能會毀滅人類自身。諸如水域的跨界污染、大氣污染、物種滅絕、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總量的控制等,絕不是一個縣、市、省或一個國家的能夠解決的環境問題。要進行環境保護必然要求進行區域環境的合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民事案件
2020-12-24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