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園侵權
校園侵權,是指學生在學校承擔教育、管理和保護職責期間所受到的人身傷害事件,也稱為校園傷害事故。它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受害主體小的特定性。(2)損害地點的特定性。(3)損害時間的特定性。
學生首先必須是在校學習的學生,在家休學的學生不應當包括在內。其次,由于大學生為成年人,應當不屬于此處所指的“學生”,幼兒園的兒童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生,但由于是未成年人,應當受到相應的保護,所以應當為此處的學生,至于在中小學學習的成年人,雖不是校園侵權的主體,但考慮到其易受到外界侵害的特點,與未成年學生類似,可以類推適用校園侵權的相關規定。
責任承擔主體
(1)學校的責任
學校承擔責任的基礎為學校未盡到相應安全保障義務?!?a href='http://www.bjxgfjob.com/qinquan/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侵權責任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規均對學校的安全保障義務作出了規定,學校對在校學生負有的安全保障義務主要表現在:①因學校提供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及生活設施、生活用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而發生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的,學校應承擔責任。②學校應承擔必要的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果因學校未盡管理義務而造成學生人身傷害事故,學校應承擔責任。③學校應履行對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管理責任,對他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如果因為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的行為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發生的,由學校承擔責任。④學校負有對學生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在履行義務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好工作,并應盡責。一般來講,年齡越小,其行為能力及認知能力就越弱,學校的責任就越重。
(2)未成年學生、幼兒監護人的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1、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2、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3、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此處不包括學校,學校如果需要履行監護義務,必須和學生的法定監護人有書面的委托協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三歲女童被忘校車內死亡是誰的過錯的相關知識。校園侵權責任承擔的主體不僅只有學校,還有監護人以及第三人。還有其他相關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線上法律咨詢,我們將會為您帶來專業的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傷殘鑒定的申報時限規定是什么
2020-11-20行政強制措施應該多長時間解除
2020-11-30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