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當然是應該做的,但人并不是懂得法就可以不犯罪了。對孩子來說,還是應該教導他們遵從最基本的價值取向或者讓他們形成法制感。所謂法制感不是具體的法律或條文,而是讓人懂得人生活在一個社會里應該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間應該是富有同情心和憐憫心的。也就是要培養孩子有一種非常樸素的道德情感。
近年內,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以上。教育專家分析說,心理上的狹隘、自私、惟我獨尊、好占上風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內因,而不良社會環境的熏染、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則是不容忽視的外因。對青少年來說,對社會、他人以及自己危害最大的還是暴力犯罪。
其實,暴力案件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視出一個社會或一類人群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筆者認為,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現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傾向密不可分的。現在孩子的暴力傾向最簡單的例證隨處可見,比如說,過去幾歲的孩子斗嘴時最愛說“我打你”,現在的口頭禪變成了“我殺了你”!
那么,對青少年暴力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防范呢?可以這么說,到青春期即十二三歲再對青少年犯罪進行防范其實已經晚了。犯罪預防需要一個非常長的過程,一個人的人格形成和行為規范是從小養成的,如果從幼兒時期就過多地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對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長對其過度地溺愛或打罵,形成驕縱或暴力人格,到青春期時一旦有實施暴力的能力和誘因,就很可能造成犯罪。所以防范青少年犯罪必須從小孩做起,預防得越早,減少犯罪的成本就越低。
對此,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是暴力文化已經成為現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為商家的最大賣點。雖然我國有關青少年問題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觸暴力文化,但在現實中卻基本沒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規定,對此還基本處于放任狀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