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企標的產品為缺陷產品嗎
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有國家標準按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按地方標準;沒有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按企業標準。企標高于國家標準、發放標準按照企業標準。不符合企業標準的產品是屬于缺陷產品,因產品缺陷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生產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
產品責任糾紛的法律適用
產品責任又稱產品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是指產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造成消費者人身或者除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擔的特殊的侵權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明文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責任。”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亦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
從上述兩部法律的立法本意來看,在產品侵權責任糾紛中,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無疑是共同的責任主體,相對于產品受害人來說,他們應當共同對外承擔無過錯責任。立法上規定產品受害者可以選擇不同的主體請求賠償(即可以選擇起訴產品生產者或銷售者之一,也可以一并起訴),目的在于方便受害人行使訴權,更好地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若因受害人選擇不同的責任主體主張權利而引致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則立法的這一規定就失去了本意,顯得毫無意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不符合企業標準的產品并是屬于缺陷產品,因產品缺陷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生產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倒閉傷殘津貼怎么辦
2020-12-28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婚前債務自動轉為婚后債務嗎
2021-03-14“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