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侵權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
(1)非財產性的救濟措施為主,財產補償為輔。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了非財產性的救濟措施,但其救濟范圍太小,而且沒有規定財產性的救濟措施,對此,可借鑒民法中對于權利主體精神損害的救濟范圍、救濟予以救濟。現實中,幾乎所有的行政侵權行為都可能會造成受害人的精神損害,但并非所有的行政賠償都應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財產救濟方式的適用前提,必須是在采用非財產性救濟方式不足以彌補權利主體損失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如果非財產性的救濟方法足以彌補權利人的損失,則不宜采用財產補償的方式。精神損害賠償金的適用不能濫用,否則,會對風氣造成不良。而且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立法精神來看,精神損害賠償金不是獨立適用的責任形式,而是附加并用的方式。
(2)行政侵權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適當原則。
鑒于我國屬于家,在賠償數額上絕對不能與西方發達國家盲目攀比,過高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不應得到支持。當前在我國動轍數十萬元甚至更高的訴訟請求應被視為過高。同時,我國幅員廣闊,各地發展水平相差很大,在采用精神損害賠償金時,應充分考慮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適當的賠償數額。由于對精神損害予以救濟以非財產救濟措施為主,是否給予精神損害賠償金并非宣示爭議雙方勝敗的必要或者唯一的手段,故對于精神損害賠償也不宜采用象征性的過低賠償金額,如賠償一元。
(3)法官自由裁量原則。
精神損害必須客觀存在,才能提出賠償,從這個意義上講,精神損害賠償是客觀的。但由于精神損害與物質賠償沒有準確的內在比例關系,受害人的精神損失難于用金錢作出準確的交換,同時,精神賠償必須以受害人主觀痛苦等各種具體情況為依據,故精神損害的認定存在主觀性。如夫妻一方因侵權行為而死亡,對于夫妻關系較好的當事人一方,必有精神痛苦,假如夫妻關系已無法維持而在鬧離婚,或曾謀害對方未果,就很可能不會因對方死亡而感到痛苦。為更準確地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金,應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根據法律的一般規定結合法官的實踐經驗,確定是否賠償或者賠償適當的金額。
我國實行有限賠償原則
對行政相對人所受到的損害,只針對部分權益,賠償部分損失,具體為(1)對人身權、財產權給予賠償,對其他權利的侵犯不予賠償。只賠償物質損害,不賠償精神損害,物質損害具有特定性、確定性和可計算性,屬于賠償范圍。(2)精神損害如因名譽權、榮譽權的侵害,以及因人身受侵害導致精神痛苦等,因其不具有可計算性和確定性,我國現階段對其是不給予金錢賠償的,主要是考慮到國家的財力。
當我們的權益被侵犯時我們可以選擇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維權,但是在精神損害賠償方面綜上所述,在行政訴訟方面暫時還未實現。關于行政訴訟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頁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