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損害糾紛是否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由于物權是財產權所以其受到侵害以后即便權利人受有精神損害也不得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為什么呢?比如一個心愛之物被他人弄壞了,想要得到精神損害賠償屬于什么性質的?
物權是財產權,所以對物權的救濟是財產性的,不應有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還賠償是對人身權受侵害的救濟。但是損害物權時造成精神損害的,并非絕對不能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對人格物的損害,同時侵犯了物權和人格權,可以得到精神損害賠償。
只有如下情形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