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損害及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所謂精神損害,理論上有廣、狹義之說。廣義說認為精神損害包括精神痛苦與精神利益的損失。精神痛苦主要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權受到侵害而遭受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導致自然人的精神活動出現障礙,使人產生憤怒、絕望、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精神利益的損失是指自然人的人身利益遭受侵害,如名譽權、肖像權受到侵害等。狹義說認為精神損害僅指廣義說中的前一部分??精神痛苦,精神痛苦是精神損害的本質特征。比較上述兩種學說,其區別之處關鍵在于一點,即精神損害是否應當包括精神利益的損失?更確切地說,精神利益的損失是否一定構成精神損害?搞清這一問題,廣、狹義說的第二大區別:法人是否可以成為精神損害的主體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廣義說主張法人也可以遭受精神損害的主要論據就是法人也有精神利益的損失,而狹義說否認法人可以作為精神損害的主體的主要原因也即法人的精神利益損失不構成精神損害。筆者不主張法人作為精神損害的主體,因此贊成狹義說。因為精神損害,究其本質特征來講,應該是精神痛苦,而且必須達到需要法律來調整的一定的“度”。精神痛苦達到了一定限度,則構成法律上的精神損害,這是從質和量兩方面對精神損害含義的概括。另外,精神損害和精神利益的損失并不是一回事,而廣義說卻把二者混同了。事實上,二者的準確關系應該表述為:精神利益的損失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可以構成精神損害,而非必然構成精神損害,此處的“一定條件”是指必須符合精神損害質和量兩方面的本質特征即產生了精神痛苦,而且達到了一定限度,相應的一個條件也應滿足即主體為自然人因為只有自然人才可能產生精神痛苦。所以,法人和其它組織不應該成為精神損害的主體。精神損害賠償就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而導致精神痛苦,達到了一定限度構成了精神損害,因此可以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式進行救濟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內部結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保護的客體是人身權,主要是指人格權(當然也包括身份權)。而自然人的人格權以其存在方式為標準,可分為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前者依托于自然人的物質實體,是自然人對于其物質性人格要素的不轉讓性支配權,如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等;后者以觀念的形態存在,是自然人對于其精神性人格要素的不轉讓性支配權,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保護的客體內部存在上述兩種分類,因此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本身的內部結構也必然劃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對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等物質性人格權的非財產損害賠償,二是對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的非財產損害賠償。物質性人格權受到侵害時,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害和精神上的痛苦,前者依財產損害賠償制度救濟,而后者則依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救濟;精神性人格權受到侵害時,一般也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害和精神上的痛苦,如果造成了,其救濟方式同物質性人格權受侵害時一致,如果沒有造成財產損害和精神痛苦,而僅是其精神利益受到了一定損失,受侵害方仍可以其它損害救濟制度維護其利益(通過追究侵害人其它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方式解決,如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三、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構成精神損害和對精神損害進行賠償是兩個層次上的問題。也就是說,構成精神損害并不必然導致精神損害賠償。此處即涉及到了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問題。縱觀世界各國對此的規定,大致可分三種情況。一是日本、法國規定最寬,不但人格權遭受損害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對一般財產權遭受侵害造成精神損害的,亦可請求。《日本民法典》第709、710條分別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權利者,負因此產生損害的賠償責任”,“不問是侵害他人身體、自由或名譽情形,還是侵害他人財產權情形,依前條規定應負賠償責任者,對財產以外的損害,亦應賠償。”《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規定:“任何行為使他人受損害時,因自己的過失而致使損害發生之人,對該他人負賠償的責任。”二是以臺灣、瑞士的規定較適中,限定了法有明文規定者始得請求,但包括范圍較廣,適用于姓名權、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自由權、名譽權的侵害以及婚約或婚姻破裂所生感情上苦痛或失望等損害。如《瑞士民法典》第28條規定:“任何人在其人格受到不法侵害時,可訴請排除侵害。訴請損害賠償或給付一定數額的撫慰金,只有在本法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始得允許。”三是以德國規定為最窄,僅規定適用于身體權、健康權、自由權和貞操權造成的精神損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