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姻家庭法文化源遠流長,博大寬闊,內涵豐富。如從理論層面進行抽象,應把握其三大源流:
一是本土的通過社會性歷史遺傳積淀下來的固有法文化,即通常意義上的固有法傳統,它反映著法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歷史延續性。婚姻家庭及親屬關系的強烈倫理性、鮮明地域性和世代延續的習俗性,決定了這一文化源流在法制實踐中具有特別厚重的地位,并構成新的立法實現社會化、產生良好的法制效應的社會環境基礎、倫理道德基礎和民眾認知、接受法律的心理情感基礎。
二是在人類文化多元并存的全球格局中,借助各種形式或載體所不斷進行的文化交流、傳播、吸納、同化和互融,使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法文化中不容回避地吸附和滲入了外來的異元文化源流,即繼受法文化。人類兩性、血緣關系的普遍屬性和價值、婚姻家庭與市場經濟交織的共同規律、西方近現代親屬法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決定了這一文化源流在中國婚姻家庭法實踐中不能被排斥或否定。它是法文化得以豐富、發展的重要源泉,亦是法文化作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的客觀要求。
三是一個社會在特定橫斷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因適應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需要,以現實社會背景為母體所造就的新生法律文化,即創造性、建設性法文化,它是法文化的實踐性、發展性的集中反映。新中國50年的婚姻家庭制度的變革與發展,使這一文化源流異常活躍,成效顯著,并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現代中國法文化傳統。
跨世紀的中國婚姻家庭立法,不僅是一項緊迫而深遠的現代法制建設工程,而且是一項多元而廣闊的歷史性法文化建設。
圍繞這一建設工程,必然交織著繼受性法文化的吸納、傳統性法文化的繼承和時代性法文化的創新三位一體的交融同構。整個立法活動的運作,既非對傳統法文化的直接繼承,也非搬用外國某一法文化模式為圭臬,更非傳統法文化與繼受法文化的簡單嫁接或聯姻,而是在現代法文化的構造中根據賴以存在的社會系統的需要所形成的法文化建樹和更新。這一文化實踐,介于傳統法文化和繼受法文化之間,既有對傳統法文化的一定程度的揚棄和超越,又有對繼受法文化的篩選和駕馭,從而顯示出較傳統文化的進步性和較異元文化的獨特差異性,構成了法文化的鮮明時代感和現實的價值與功利取向。它表明潛隱于立法活動中的法文化并不僅僅靜止地表現在文字上或觀念上,而是一種生機盎然、豐富多彩的現實活動,具有實際的社會效果和博大的發展容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要求賠償(最新勞動法規定)
2021-03-03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農村房屋土地證和戶主不是一個人怎么辦
2021-03-24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