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誹謗的成因分析
一、儒教文化所張揚的懲惡揚善思想在我國網民心中根深蒂固。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儒家提倡的德治、人治等都體現了懲惡揚善的思想,儒家主張“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儒家主張“人治”,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并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的思想。同情心、知恥辱等使網民們獲得了懲惡揚善的表面正當性。
前面提到的首例“網絡暴力”案就是這種懲惡揚善儒家思想主導下的一場網絡聲討行動,案件的起因源于今年早些時候王菲的妻子姜巖跳樓自殺,大旗網不惜版面,以《從24樓跳下自殺的MM最后的日記》為題進行專題報道,將王菲姓名、照片、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個人身份信息全部曝光;北飛的候鳥網站緊隨其后,發表明顯含有侮辱、誹謗言詞的文章,對此事進行評論,成為一場道德討伐的群體事件,網民們本著對受害者的同情心,企圖通過“網絡誹謗”方式“教育”婚外情的始作俑者,發泄對婚外情的不滿,使眾網友降低對王菲的道德評價,以起到懲惡揚善的作用。
二、隨著互聯網進入千家萬戶,很多網民已將其作為自身維權的重要載體。其實,在上面提到的“網絡暴力”第一案中,網民們在網上的表現,有一定的“維權”性質,是為婚外情的受害者維權。然而,當維權的范圍及程度一旦放大,很容易產生“網絡誹謗”現象,從這一意義上看,網絡誹謗是網上維權的附庸品。網民們選擇在網上維權除了互聯日益普及外,還因為網上維權成本相對低,同時也附合國人不愿到法院當原告或被告的心理。比如說,你到商家購買了一雙質量有問題的鞋子,你要是通過現實維權的話,一般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與出售該鞋的商家協商,此時,你為了一雙鞋找商家解決問題要付出交通、時間等成本,如果協商未果,得走第二步。第二步是你得花很多時間找這雙鞋子銷售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要求進行調解,由于消協沒有強制調解及必須要求商家予以解決的權利,這時,你得走第三步。第三步是到法院起訴,法院起訴的程序很繁雜,非一般人所能熟悉,弄不好還得請一個律師,同時法院按普通程序審理案件的一審結果是六個月或十二個月內才出來,且不說你是弱者一方,官司的勝負還要看背后有無關系在起作用。你想,為了一雙鞋子,在現實生活中維權,是多么地不易?是多么地高成本?很多人會因此望而怯步,對現實法定維權行動并不一定抱有信心。于是他們會選擇網上投訴,有時反而會得到很好的回應,但也有既在現實維權中未果在網上維權也未果的,此時,很可能會帶有情緒性地在網上大談自己購鞋的遭遇,繼而會公布出售鞋子的商家及品牌,甚至銷售人員或老板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再遇上一些“同情心”的網友,就很可能會引發“人肉搜索”,演變成網絡誹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