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一方面是指要基于自愿進行調解,另一方面是指調解達成的協議也要基于當事人雙方的真實意愿。凡是有一方當事人不愿調解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都不能強行調解,調解后達不成協議的,也不能久調不決。
開展調解工作首先要查清事實,分清是非,這是調解必須遵守的原則。因為只有查清事實,才能明確到底是誰的責任,才能抓住爭議的關鍵,有針對性的進行工作,促使當事人真正達成協議,徹底解決他們的糾紛。
查清事實的方式有:
向當事人了解情況;搜集證據;查閱與糾紛有關的材料和原始憑證。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調解產品質量糾紛時,需要對爭議產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征得申訴人或者被申訴人同意后,指定檢驗機構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質量檢驗、鑒定。質量檢驗、鑒定活動應當遵守《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鑒定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質量檢驗、鑒定費用應當由申訴人或者被申訴人預付,處理終結時,該費用由責任人支付。
終結對產品質量糾紛的調解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經調解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調解達成協議,必須符合以下兩點:
第一,達成調解協議,必須雙方當事人自愿。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自愿協商的結果,是他們處分自己民事權利的一種行為。因此,達成調解協議時,必須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不得有任何勉強,不得用任何強迫或者變相強迫的方法壓服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議。因為違反了當事人的自愿,即使勉強達成協議,也是不可靠的,當事人隨時可能反悔,推翻達成的協議,引起新的糾紛。
第二,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是國家的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調解工作,必須按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嚴格依法進行調解。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人員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調解達成協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制作《產品質量爭議調解書》。申訴人和被申訴人應當自覺履行,并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申訴。
另一種情況是在辦案期限內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根據辦法的規定,辦案期限為30日,自接到申訴人提供的書面材料之日起計算,對于復雜的產品質量爭議可以延長30日。在此期限內,如果雙方達不成一致意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就應當及時結案,告知申訴人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期限一般是多少天
2021-01-31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