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可見,對解除同居關系案件的處理,最核心的問題不在于同居關系本身該不該解除,而在于應當按照什么樣的原則來解決財產糾紛。一般來說,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按一般共同財產處理。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是指由雙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用于債務清償的財產,主要包括:(1)工資、獎金;(2)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應當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雙方共同財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必須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財產,解除同居關系后一方所得的財產,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財產,都不屬于共有財產。二是必須依法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并非當然歸雙方共同所有,法律規定歸一方所有的財產,或者雙方約定歸各自所有的財產,不屬于共同財產。
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非法同居關系自始無效,同居期間財產分割與離婚時是有不同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同居雙方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如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對于有配偶的非法同居,人民法院應根據照顧無過錯第三方的原則判決。
順便提到的是有配偶與人同居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解除這一同居關系,人民法院當然應當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關系;至于雙方均無配偶的同居關系,因這種關系不是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如果雙方在同居一段時間后,不能成立夫妻關系,一方又擔心對方糾纏,訴至法院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如果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提起訴訟的,屬于法律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平等地保護子女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財產系法定共有,離婚時自然分割,除非有反證;而同居財產是誰的就是誰的,除非有反證才能分割。
在非婚姻狀態下,同居者分割財產時,解決糾紛的最好辦法,就是避免出現糾紛。如果在同居開始時,雙方就對財產的所有權進行約定,很多日后的糾紛就可以避免。雖說在兩人感情好時,這么做似乎有點難以啟齒,但是與可能會因為權益不清而導致的尷尬和傷害相比較,兩個人理智地進行約定還是值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