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
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水污染防冶法》、
《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均有類似的條文作出這方面的規
定,那么,處理環境污染賠償糾紛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處理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案件除要聽取當事雙方陳述和提供有關的材料進行審閱
外,環境監理調查小組還應進行調查取證、現場勘察、取樣化驗,以確定責任人的損害事
實、因果關系、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等等。
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確認是實行無過錯的責任原則。無過錯的責任原則是指
一切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或個人,只要客觀上造成損害結果,即使主觀上不是故意和沒
有過失,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就是說,致害者無論有無主觀過錯,行為有無違法,
排污有無超標,都不影響賠償的責任成立,只要致害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
系,賠償損害即可成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第一百二十四條也確認了這一賠償
原則。
三、賠償損失包括:污染造成財產的直接減少或滅失;損害人體健康所支付的醫療費、
護理費、必要的營養費,誤工工資、獎金、交通費以及因受害人自行消除污染、排除危害
而實際支付的費用。因污染損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作賠償,但可根據是否預見將來必然獲
得的財產或利益等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補償。污染損害應賠償全部實際損失,但往往致害者
的經濟承受能力難以做到,目前污染損害糾紛的賠償常常沒有100%,所以賠償問題要看具
體情況而定。
四、污染損害由兩個以上的致害者共同造成的,應分清責任大小。分清責任的大小,
可從責任單位的排污量、排放污染物的毒性對損害的作用大小等來確定各自應承擔的賠償
責任。在工作實踐中,筆者不主張共同責任者負連帶責任原則,雖然《民法通則》第一百
三十條:“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如果用在行政調
解處理污染損害賠償問題上,因各責任者站在自身的利益立場上,會對責任不清糾纏不休,
不利于及時解決污染糾紛。有的人民法院對這類污染損害賠償案件進行審理,也需把責任
大小弄清才能判決。
五、監測采樣,務求做到公正、合理、合法。監測人員進行采樣化驗時,一般要求當
事雙方有人在場,哪一方要求監測,就由該方支付監測費,如雙方都不愿支付,確實造成
他人損害者須支付監測費;非因污染造成損害的,監測費由申請賠償損害的一方承擔。
六、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要有根有據,合情合理,不得設想、臆造實際上不存在或不
可能存在的所謂“損失”,不在賠償之列。有些受害方故意夸大損失數額,“漫天要價”、
“乘機撈一把”,這些都是錯誤的,不能遷就的,不能允許的。
七、經調查取證,現有的技術手段或材料無法證明受害者申請賠償理由成立的,不作
賠償,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八、完全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引起的,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
污染損害的,被指控致害者免承擔責任。
九、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環保部門應組織當事各方進行調解,在行政機
關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和友好協商,使當事人消除紛爭,自愿達成賠償協議。調解成功,
應制作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及時送達當事各方執行;調解不成,主持調解的環
保行政機關發給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當事雙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民事
訴訟,環保部門不當被告。但必須強調,當調解不成,環保部門不要再作什么“處理決定
”、“裁決”等被人民法院認為是行政機關單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處理不當,環保
部門亦會當被告,我省有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處理這類案件是有過先例的。
十、賠償損失不免除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原則。處理環境污染賠償糾紛時,發現當
事人另有環境違法行為的,應另行作出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