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險意圖
避險意圖是緊急避險構成的主觀條件,指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因此,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必須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為了保護非法利益,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例如,脫逃犯為了逃避公安人員的追捕而侵入他人的住宅,不能認為是緊急避險,仍應負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刑事責任。
(二)避險起因
避險起因是指只有存在著對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的危險,才能實行緊急避險。不存在一定的危險,也就無所謂避險可言。一般來說,造成危險的原因是以下這些:首先是人的行為,而且必須是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前面已經說過,對于合法行為,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其次是自然界的力量,例如火災、洪水、狂風、大浪、山崩、地震等等。三是來自動物的侵襲,例如牛-馬踐踏、猛獸追撲等。在以上原因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造成危險的情況下,可以實行緊急避險。
如果實際并不存在著危險,由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行為人善意地誤認為存在這種危險,因而實行了所謂緊急避險,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假想避險。假想避險的責任,適用對事實認識錯誤的解決原則。
(三)避險客體
緊急避險是采取損害一種合法權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種合法權益。因此,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客體是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這一點,對于區分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具有重大的意義。在行為人的不法侵害造成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危險的情況下,如果通過損害不法侵害人的利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正當防衛。如果通過損害第三者的合法權益的方法來保護合法權益,那就是緊急避險。損害的對象不同,是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
(四)避險時間
緊急避險的時間條件,是指正在發生的危險必須是迫在眉睫,對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已直接構成了威脅。對于尚未到來或已經過去的危險,都不能實行緊急避險。否則就是避險不適時。例如,海上大風已過,已經不存在對航行的威脅,船長這時還命令把貨物扔下海去,這就是避險不適時。船長對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損害,應負刑事責任。
(五)避險可行性
緊急避險的可行性條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險時,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這也是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的重要區別之一。因為緊急避險是通過損害一個合法權益而保全另一合法權益,所以對于緊急避險的可行性不能不加以嚴格限制,只有當緊急避險成為唯一可以免遭危險的方法時,才允許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涉外婚姻中介公司違法嗎
2021-03-24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