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或克服以上消極因素,不斷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的公民參與,本文認為在實踐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第一,在不同地域和階層之間的“數字化鴻溝”無法短期內有效彌合的情況下,各級政府應在積極發展電子政務的同時,保留開放一些方便于欠發達地區公民和其他弱勢公民政治參與、意愿表達的傳統政務形式和渠道,盡可能公平地保障每個合法公民的政治參與權利,防止各種不具有電子政務信息網絡資源的公民因大而純的電子政務模式而被排斥或“擠出”。此外,進一步加強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信息傳媒方面的建設投入,保證弱勢公民的政策政務知情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彌補巨大的“數字化鴻溝”。
第二,政府從觀念和行動上確立公民在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中的主體地位,是促進公民參與的思想保障。各級政府和公務員應認識到。政治權利從政治國家返還公民社會,并不意味著社會公共權威的萎縮或消失,而只是意味著這種公共權威應最終建立在政府與公民相互協商合作的基礎之上。只有立足于這種思想觀念,電子政務巨大的潛在效率優勢才能夠充分發揮并得到民主的控制。在相應的行動方面,則要求政府及時、積極、公平地對公民的評價性意見做出回應,而不是把公民視為純粹的消費者或公共資源的競價者。只有當公民意識到政府的電子政務確實尊重了他們的意見且積極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務,公民的參與熱情才能被有效調動起來。
第三,完善落實電子政務中的公民參與法律制度,為公民參與提供制度保障。盡管高水平的公民政治參與最終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制度性保障是最重要的,它們包括:保障公民的政策知情權利、參與權力和監督權力;保障暢通的公民參與渠道等。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對公民參與電子政務的內容、方式、途徑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公民能夠依據法定程序實現經常化、制度化的政治參與。
最后,大力發展網絡技術。開辟公民參與電子政務的新途徑和新渠道。公民積極的政治參與意識最終需要現實的技術力量支撐,開發網絡技術是促進公民參與的必要物質基礎。
各級政府和公務員應認識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流產期間能辭退嗎
2021-03-02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