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wèi)事前防衛(wèi)事后防衛(wèi)的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1)假想防衛(wèi)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wèi)行為造成危害后果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事前防衛(wèi)與假想防衛(wèi)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為雖然尚未發(fā)生,但不是不可能發(fā)生,防衛(wèi)人只是提前進行防衛(wèi)。而后者是在根本沒有發(fā)生也不可能發(fā)生不法侵害的情況下,主觀臆想有不法侵害行為而實施防衛(wèi)行為。
(3)事后防衛(wèi),不是正當防衛(wèi),應當按照故意犯罪處理。
二、正當防衛(wèi)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xiàn)實存在。
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3、主觀條件:具有防衛(wèi)意識。
4、對象條件:針對侵害人防衛(wèi)。
5、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三、假想防衛(wèi)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fā)表意見;認罪態(tài)度主要是根據(jù)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事實上,在刑事案件中沒有所謂的事后防衛(wèi),在已經(jīng)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必須向公安機關報案,依靠國家法律制度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受害人或受害人的家人不能再去傷害犯罪嫌疑人,這種做法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假想防衛(wèi)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假想防衛(wèi)屬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
假想防衛(wèi)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執(zhí)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jù)清單
2021-03-13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門面房拆遷補償費用主要有幾項
2020-11-26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