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主體是誰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八種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注意: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省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車至處罰。
(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已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行為人的頭腦是否清晰。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特定行為的性質、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過失殺人要負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過失行為雖然已經造成了基本結果(成立基本的過失犯),但在能夠有效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情況下(既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又有回避結果的可能性),行為人具有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義務卻故意不防止的,對加重結果成立故意犯罪。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過失犯罪不存在間接正犯嗎?
刑法中過失犯罪的間接正犯是否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