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故意致人輕傷一定會坐牢嗎?
非故意致人輕傷不一定會坐牢,非故意傷人導致輕傷,就是過失致人輕傷,不構成犯罪,如果致人重傷才能涉嫌犯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
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皯旑A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笆韬龃笠狻本褪峭ǔKf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
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
1、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
2、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意外行為導致他人輕傷的行為,由于并不滿足刑事犯罪的構成要件,此時該非故意行為不會被認定為是犯罪行為,故此非故意侵權者只需要承擔支付對方的醫療費等經濟賠償,而不會被司法機關責令承擔刑事責任。具體需要支付的賠償金,需要根據治療輕傷的具體花費來確定。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區別有哪些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贍養老人法院判決后多久有效
2021-03-19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全文是什么
2020-12-11鄭州拆遷女孩有沒有房子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