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防范的方法
1、應以是否超過經營范圍為標準判斷項目的真實性。
在與對方商談合作項,詳細了解對方的經營范圍。如果對方在合作項目中的行為,超出其工商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則對方的行為至少是違法的,應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可向法律專業人士咨詢。切忌腦子一熱,一擲千金的行為。
2、認清合同公證和見證的內容。
一般而言,公證和見證的內容,只是可以證明雙方在合同上的簽名是真實的。簽名的真實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內容的真實。因此,簽訂合同時應多留個心眼,不要輕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3、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
對于首次交易的對象,廠商們應通過查驗身份證或前往工商局查詢資料來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和單位行騙。
4、注意交易過程中的反常現象。
雖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較為隱蔽的詐騙方法,但在實施過程中并非無跡可尋,這就需要商家們在交易過程中多幾個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現象,例如幾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貨物時拖延時間、對方人員提供情況相互不符、頻繁變換聯系方式等等。
5、充分利用政府職能部門及金融系統資源,及時核實用于抵押物品、票據的真實性。
在交易過程中,如果碰到對方以房產、貨物、票據作為抵押的情況,應該盡快通過房產、銀行等部門核實用來抵押物品的真實性及是否重復抵押,降低受騙幾率。
6、對那些不熟悉的購貨人,盡量避免收取其開出的“遠期支票”。
因為利用“空頭期票”實施詐騙是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他們往往利用支付貨款的“檔期”,轉移貨物后逃匿或者將貨物銷售一空后潛逃。
什么是合同詐騙罪、合同欺詐
我國刑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數額較大”的起點是:20000元《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合同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對他方當事人故意做虛假陳述,或者故意隱瞞事實真相,誘使他方當事人陷于認識錯誤而與其簽訂合同的欺詐行為。
合同詐騙罪和合同欺詐都有采取欺騙手段獲得不當利益的行為,但二者卻有明顯的差別。民事合同欺詐中,行為人之所以采取欺騙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欺騙的手段,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獲取履行合同的民事行為,從而產生合同利益。雖然有欺詐的故意,但行為人并非不愿履行合同,有一定的履行合同的誠意,并且有民事內容的存在,雖然可能最后無法履行或者無法完全履行,但會做一定程度的努力,其主觀目的是合同利益。合同詐騙犯罪中,其主觀上是想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的財物,而不是占有合同利益。合同詐騙的行為人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履行合同,根本不作任何履行合同的積極努力,其目的就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財物。
還有一種行為,不屬于上述的任何一類,但仍然造成賣方無法收回貨款,比如因為資金緊張、財務危機付不出貨款,或者因為賣方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雙方未對爭議達成解決方案,導致買方拒絕付款,形成貨款拖欠問題。
之所以我們要區分這三個概念,是基于這三種類型的問題適用法律不同、解決途徑不同、管轄機關不同,錯誤的定性將會給問題的解決設置巨大的障礙。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