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是否構成單位犯罪?
如果個人以單位名義進行犯罪是不構成單位犯罪的,應該以自然人犯罪的規定進行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怎么區分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就不是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三、單位犯罪的特點包括哪些?
1、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3、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
4、單位故意犯罪的集體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決策主體體現出來的。判斷犯罪行為是否體現了單位的集體意志,需要看犯罪行為是否經單位負責人決定,否則,無法形成一個單位的犯意。
對單位犯罪的認定標準必須是這個犯罪行為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而且是單位決策機構作出的決定,違法所得也是歸單位所有了,個人盜用單位的名譽實施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違法收入通常也都是歸犯罪嫌疑人自己所有了。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起驅逐出境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0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