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從事金融業(yè)務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根據(jù)《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四條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是指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二)未經(jīng)依法批準,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前款所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nèi)還本付息的活動;所稱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zhì)相同的活動。
第二十二條設立非法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中國人民銀行沒收非法所得,并處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非法所得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關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要從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數(shù)額、范圍以及結(jié)存款人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來判定擾亂金融秩序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據(jù)司法實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的;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
(2)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5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500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數(shù)額巨大”。
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是指未經(jīng)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以及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的行為。非法從事金融業(yè)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中國人民銀行沒收非法所得。
網(wǎng)絡金融詐騙立案流程是怎樣的?
金融憑證詐騙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網(wǎng)絡經(jīng)濟金融犯罪舉報如何進行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chǎn)
2021-01-22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做法醫(yī)鑒定幾天出結(jié)果
2020-12-1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xié)議
2021-01-17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jīng)過哪些階段
2021-01-22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