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同通常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但無效合同因原約定的履行期限無效而致使訴訟時效的起算在實踐中存在很大爭議。對此,主要有四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因為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就應當知道合同違反了法律規定,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第二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該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該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權利人并不知道合同無效和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第三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該合同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第四種觀點認為,無效合同應從權利人起訴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
筆者認為,上述第三種觀點較為合理。就第一種觀點而言,雖然法律對民事主體實施民事行為的成立條件有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知道這些規定,但實際上只有當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權利人才能認為權利受到侵害;如果以合同簽訂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雖然可以推定合同當事人應當知道合同違法而無效,從而推定權利人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但對合同履行期間長于訴訟時效期間的權利人來說,其合法權利將失去法律的保護,這對權利人顯然不公平。就第二種觀點而言,在合同雙方發生糾紛、提請仲裁或審判確認合同無效之前,該合同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一個不確定之日,這會出現合同不受時間限制地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訴訟,這顯然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精神不符。第四種觀點其實十分荒謬,起訴是訴訟實效中斷的事由,如果把起訴作為訴訟時效的開始,就會陷入訴訟時效在開始的同時又中斷的怪圈,何況起訴時再計算訴訟時效,實際上已無意義。而就第三種觀點而言,它的合理之處就在于,雖然原約定的履行期限無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不具有約束力,但以該時間點來判斷債權人在原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從而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對合同雙方來說,都較為合理與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