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民事欺詐如何要求賠償?
合同民事欺詐的賠償標準沒有統一規定,應該按照造成的實際損失賠償,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包括:
(1)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于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2)對由于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3)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二、合同詐騙罪和民事欺詐有哪些差異?
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
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合同的民事欺詐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是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騙取受欺詐方的信任。
3、欺詐財物的數額不同。
4、欺詐侵犯的客體不同。
民事欺詐的客體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欺詐方騙來的合同定金、預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債的表現物;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
5、欺詐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后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6、欺詐適用法律不同。
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處在一定的限度內,故仍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財物為目的,觸犯刑律,應受到刑罰處罰,故由刑法規范調整。
合同的民事欺詐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跟合同詐騙罪是有差別的,除了可以要求對方按照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之外,受害人還可以要求對方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也應該先由雙方協商,或者由法官根據實際情況自由裁定。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三懷孕生下孩子算重婚罪嗎
2021-03-20三級醫療事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6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