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定法中沒有對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內涵進行明文規(guī)定,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大致分為三類:觀點一,有學者以法院受理為依據,提出“起訴期限,是原告必須在一定期限內提起訴訟,如果超過了這一期限,法院則不再受理其起訴。”又如“起訴期限,是指行政相對人起訴的有效時間。超過法定期限,行政相對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將不予受理。”觀點二,有學者認為起訴期限僅是訴訟時效的另一種表達,提出“起訴期限也稱訴訟時效,指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如起訴超過法定期限,其起訴將無效,當事人也將因訴訟時效屆滿而喪失訴權,法院對超過訴訟時效的起訴可以拒絕受理。觀點三,也有學者從起訴人、行政主體、法院在訴訟中的不同地位及司法救濟角度分析,提出:“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機構、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定期間。
相對而言,本人較認同第三種觀點。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一般已經受理的案件,查明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裁定駁回起訴。所以從本質上講,超過起訴期限起訴的案件,法院在立案時仍有可能受理,審查中發(fā)現起訴超過起訴期限規(guī)定又無正當理由的,才會被裁定駁回。換句話說,那些超過起訴期限而沒有正當理由的案件是被擋在司法審查的大門之外,而不是卡在是否“受理”這個的關卡之中。訴訟時效是一種民事實體法制度,與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有著較大的區(qū)別,本人不贊同第二種將兩者混同的觀點,本文將在下文中闡述兩者的區(qū)別。
第三種觀點,從起訴人、行政主體、法院在訴訟中的不同地位對行政訴訟起訴期限進行概括,言簡意賅,但是其在表達上細化為“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機構、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似有不妥之處,工作人員并非行政主體,沒有承擔法律后果的權利能力,所以本人將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的措辭為:“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yǎng)費
2020-11-30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0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國有資產監(jiān)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國際鐵路聯運發(fā)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xù)有哪些
2021-01-13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fā)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guī)定
2020-11-26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