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入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這并不等于公民就可以編造、故意傳播其他虛假信息,如果公民編造或者故意傳播其他虛假信息,雖然不構成犯罪,但也構成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上的行政違法行為,照樣要受到法律的處罰的。
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的影響?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時,之所以將虛假的信息限于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和警情,這是因為這虛假的“四情”均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任何國家機關和公民都必須嚴肅和認真對待,一旦有人編造或者故意傳播這四類虛假的信息,就可能引起社會的恐慌,嚴重影響公民的公共生活,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從而引發公共安全危機。
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不管是編造虛假信息罪,還是傳播虛假信息罪,主觀上都必須是出于故意,行為人如果不是故意編造或者根本就不明知是虛假信息而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則不構成犯罪。同時,故意編造或者故意傳播上述四類虛假信息還必須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程度,才能認定為犯罪。
綜上所述,對于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一旦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會觸犯《刑法》,在最新的《刑法修訂案》中已經將其入罪。法院對構成傳播虛假信息罪的犯罪分子,依據犯罪情節判刑,有兩個區間,輕則可以判三年以下,如果情況特別嚴重,最高可以判七年徒刑。
虛假廣告罪情節嚴重包括哪些
虛假宣傳賠償是怎樣的?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會記錄檔案嗎
2020-12-18被害人因遭受犯罪行為侵害造成物質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16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