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適用2年的一般時效制度,當借款合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但是,并非民間借款案件就不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期間。
實踐中,無還款期限的民間借款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guī)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長期訴訟時效,而非2年的時效,否則將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無期限借款合同超過了20年的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則喪失勝訴權。
民間借款合同時效分無還款期限合借款同和有還款期限借款合同兩種情形。有償還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沒有返還借款,貸款人明知債權已到期而債務人未能償還欠款,權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適用一般訴訟時效制度。即明知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2年內不主張,即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無償還期限的民間借款,通常以貸款人知道債權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年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原債務成為自然債務,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
當然,民間借款糾紛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導致許多民間借貸案件因時效問題發(fā)生爭議,筆者認為,對民間借款糾紛訴訟時效的適用原則,應當堅持作有利于債權人利益解釋的原則。在下列情況下應當認定訴訟時效未超過:
第一,放棄訴訟時效利益行為的認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1999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2次會議通過,自1999年2月16日起施行)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第90條規(guī)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根據(jù)此條規(guī)定,債務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可以視為借款人自愿放棄時效利益,對償還原債務的一種認可,使債務從自然債務轉化為可強制執(zhí)行的債務。雖然此批復規(guī)定了借用社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案件,但在民間借款糾紛中,也常常存在債務人在借款已過時效后,經過債權人追索并經債權人通過書面等形式重新認可的情況,對此,也應當認定為債務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自愿放棄,此時債權人起訴債務人,就具備勝訴權。
第二,分期履行借款合同的時效認定。分期償還債務是借款合同履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合同債務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即將被執(zhí)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婚前協(xié)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如何區(qū)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房屋贈與子女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20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jù)
2021-03-06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代位追償權的實現(xiàn)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謊稱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區(qū)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zhàn)
2021-03-13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