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糾紛提起訴訟時效的期限為二年,這里的繼承權糾紛是指享有繼承權的自然人身份有爭議,適用二年的訴訟時效。而非指繼承開始后,部分繼承人實際占領、控制等有權占有或無權占有遺產達到一定的事實狀態后,未實際占有遺產的繼承人喪失遺產分割請求權在法律上的強制保護力,即通常所謂的勝訴權。
對于繼承法訴訟時效問題,應將繼承法第八條、二十五條和繼承法司法解釋第32條結合起來理解。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這里的繼承權糾紛是指享有繼承權的自然人身份有爭議,或者說繼承人中是否存在喪失繼承權,是否存在繼承人之外的可以分得遺產等情形。如繼承法第7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若繼承人之間并沒有繼承身份“有”與“無”或繼承權喪失發生爭議的情形,而是被繼承人死亡之后,繼承人沒有及時提出遺產的分割。此種狀態持續存續一定的時間后,遺產的實際占有人能否抗辯已經超過繼承法規定的訴訟時效?下面筆者將對繼承開始后,部分繼承人既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又沒有提出遺產分割,此種情形所涉及的法律關系及法律效果發表拙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若繼承開始,繼承人表示接受繼承或繼承人未明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兩者的法律效果是一致的,即視為接受遺產。依據《物權法》第29條的規定,因繼承取得物權的,繼承開始后取得物權。因此,繼承開始,繼承人對遺產共同享有物權,遺產已經轉為各繼承人的按份共有財產。
實際管領遺產的繼承人不論是以自主占有抑或他主占有的意思對遺產進行占有,該占有均是基于《物權法》的規定,屬有權占有。
我國《物權法》規定,對共有物的管理也遵循私法自治,由當事人就共有物的管理依照約定,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各共有人對共有物均有管理權。《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該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爭搶,因此,遺產的實際占有人基于《物權法》、《繼承法》的規定,對遺產取得了合法的有權他主占有。遺產的實際占有人對遺產的占有既是權利又是義務,其占有行為應該視為替共有人照看、管領共有物的行為,不是基于自主占有的意思而對遺產進行管理。遺產的實際占有人可以依據《物權法》的規定,對占有的遺產進行善意的修葺、添附等增加占有之物的現有價值,甚至有權對占有之物進行租賃的法律處分,以增加社會財富,實現物盡其用。
若有一天,遺產的實際占有人改變原來的為共有人管理共有物的想法,想以主人翁的身份將遺產占有,此時,共有物的管理人變了心,管理行為的本質是否發生了質的變化?合法的管理行為構成了侵權行為?依據物權法定,一物一權的法理,不論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均是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抽象的、概括的份額,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的權利遍及物的全部,不是針對共有物的某一具體部位享有份額,是對共有物享有一個物權。因此,共有物在實際分割前,實際占有共有物之人以自主占有為目的的行為不會侵害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份額的權益——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的份額不具體、確定,不能成為侵權行為的標的物。
要是將存有遺產人占有遺產的行為認為是侵害了其他繼承人的物權,將會遇到法律解釋不周延的尷尬。依據《物權法》的規定,我國實行的是物權法定,包括物權的形式、取得方式法定。依據《繼承法》、《物權法》的規定,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沒有明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因此,繼承開始后,繼承人表示接受繼承或沒有明確放棄繼承的法律效果同一。繼承人接受繼承后,繼承人對特定遺產共同享有一個物權。若承認遺產的實際占有人侵害其他繼承人的物權無疑否定一物一權。即使否認一物一權,遺產的實際占有人侵害了其他繼承人的物權,次種情形也不適用訴訟時效,依據《物權法》的規定,物權具有追及力,權利人也可以主張遺產侵占人返還遺產。
從秩序、公平、公正的角度考慮,遺產的實際占有人持續管理遺產的狀態也不能適用訴訟時效。法讒言“法律是在糾紛的夾縫里誕生的。”,法律的作用就是在矛盾糾紛發生時,定紛止爭,維護交社會秩序。若允許實際占有遺產的繼承人因其長期持續占有遺產而取得抗辯其他繼承人分割遺產的請求權,必定會引發道德風險,這也與法的功能相悖。法的功能包括指引、評價、教育、預測以及強制作用,若將《繼承法》第8條理解成為繼承人必須在2年的時間(不動產自繼承開始后20年)內主張遺產分割請求權,否則因超過訴訟時效而喪失勝訴權,這樣會因為爭利引發眾叛親離等道德風險,存有遺產繼承人之間不履行通知義務,更有甚者相互隱瞞遺產已達到侵吞遺產的目的。若是這樣,繼承法第8條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它不但沒有起到指引、教育行為人如何正確行為,反而誘導人們如何有效侵吞遺產,這樣的法律無疑蹂躪著人間的公平、正義,強奸著對市民社會最可寶貴的誠信,顯然這與立法價值相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