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罪認罰之后怎么處罰?
對于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根據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應當減輕處罰;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不具有法定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內從輕處罰。
根據《刑法》第六十二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第六十三條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本法規定有數個量刑幅度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
二、《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
一是明確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包括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堅持證據裁判、堅持公檢法三機關配合制約原則等。
二是明確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認罪認罰適用于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適用。但“可以”適用不是一律適用,認罪認罰后是否從寬,由司法機關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三是明確了“從寬”的把握。從寬處理既包括實體上從寬處罰,也包括程序上從簡處理。“可以從寬”,是指一般應當從寬,但不是一律從寬,應當區別認罪認罰的不同訴訟階段、對查明案件事實的價值、罪行嚴重程度等,綜合考量從寬的限度和幅度。
四是明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保障和被害方權益保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獲得有效法律幫助,應當聽取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意見。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派駐值班律師。值班律師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值班律師可以查閱案卷材料。
五是明確了審前程序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是其是否具有社會危險性的重要考慮因素。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履行告知義務,積極開展認罪教育工作。人民檢察院應當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對案件處理的意見,加強對偵查階段認罰自愿性、合法性的審查,確保犯罪嫌疑人在自愿認罪認罰的基礎上簽署具結書。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分子存在認罪認罰的情況是可以適用于減輕處罰的,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還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處理,司法機關在進行審理的過程,犯罪分子如果存在相關減刑的情況,那么是可以按照上述規定來進行處理的。
拒不認罪免于刑事處罰嗎?
認罪了檢察院會不予起訴嗎?
當庭認罪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如何歸責
2020-12-17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