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中,原被告對借款事實均無異議,但是雙方對該案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存在較大分歧。
一種意見認為:對于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債權,債權人可以隨時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借據出具后,債權人在7年內未實現其債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6日發發復(1994)3號批復,對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供方收到需方所寫欠款條之日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參照該規定,本案的訴訟時效,應當是從出具借據的第二天開始計算。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普通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因此本案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對于未約定還款期限的責任,債權人在7年內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債務人亦示明確表示不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的實際權利并未受到侵害,因此訴訟時效應當從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義務時開始計算,因此本案應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首先,根據《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借據出具之日,只是對債權債務關系進行確認,而未約定義務的履行期限。《合同法》第206條規定,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因此債權人在未明確要求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前,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只有在該期限屆滿之日,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才構成債務人對債權人權利的侵犯。本案中原告在7年內一直未向被告主張權利,表示原告對被告借款8年是認可的,該筆借款的履行期限始終處于不確定狀態,原告此時的權利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均未受到侵害,因此從借據出具之日的第二天起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是缺乏法律依據的。
其次,本案中原告是以借據作為主要證據來主張權利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訴訟時效的計算是獨立的,而最高院的批復確認的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的計算,是以該欠款條作為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因此以該批復來適用本案的觀點是不準確的。
第三,我國的《民法通則》及《合同法》都充分強調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本案的原被告在債權債務關系形成時未約定還款期限,債權人可隨時主張權利,債務人可隨時履行義務,債權人選擇在7年后才主張權利,并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也未超過最長訴訟時效20年的規定,因此直到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義務時,才開始計算本案的訴訟時效,是符合法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立法精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刑事辯護與代理
2020-12-26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征地拆遷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詐騙中初始獲利的投資者是否應返還
2021-02-26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