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通過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和評價,提供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分析土地利用現狀結構和布局,找出土地利用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歸納土地利用現狀分析中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特點和土地利用問題,分析規劃期間可能出現的各種影響因素,分清輕重緩急,提出規劃要重點解決的土地利用問題。
(二)土地供給量分析
科學地評價土地質量是編制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在編制規劃時應當充分運用土地質量評價資料。在土地質量評價基礎上,對區域建設用地(城鎮、水利、交通、特殊用地等)利用潛力和農業用地(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水面)利用潛力進行測算。同時對未利用地的分布、類型、面積進行分析,評價未利用土地適宜開發利用的方向和數量。
(三)土地需求量預測
依據區域國民經濟發展指標,土地資源數量、質量、自然和社會條件,由各用地部門提交規劃期間用地變化預測報告和用地分布圖,并對預測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對區域建設用地需求量和農業用地需求量進行具體預測。
(四)確定規劃目標和任務
在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和土地供需預測的基礎上,擬定規劃的主要任務、目標和基本方針。
(五)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調整
根據規劃目標和用地方針,對各類用地的供給量和需求量進行綜合平衡,依據土地利用調整次序和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的步驟與方法,合理安排各類用地,調整用地結構和布局。統籌協調土地開發、利用、保護、整治措施,擬定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土地開發方案,以及區域土地結構調整方案。根據區域土地利用調整指標和規劃分區,結合區域土地利用現狀、土地資源潛力和經濟發展目標,在與部門規劃相銜接的基礎上,分解下達下一級規劃各類用地的控制性指標,為編制下一級規劃提供依據。
(六)土地利用分區
通過土地利用分區與土地利用控制指標相結合的方法,把規劃目標、內容、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的調整及實施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土地利用分區,有利于規劃的實施。省級以上規劃的土地利用分區,提出各區土地利用的特點、結構和今后土地利用的方向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縣級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區,提出土地利用的具體用途,制定各分區土地利用管制規則;市(地)級規劃分區可結合具體情況,參照省級或縣級規劃要求進行。
(七)制定實施規劃的措施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而又十分艱巨復雜的規劃,要實施這一規劃,必須有相應的政策措施作保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要根據實現土地利用目標和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的要求,提出相應的實施政策和措施,包括法規、行政、經濟和技術措施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鄭州宅基地建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農村拆遷安置房過戶買賣可以嗎
2021-03-01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