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強制執行拘留屬于司法拘留,一次拘留最多15天
司法拘留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被執行人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對其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在實際執行中,有的執行人員變拘留為一種執行手段,在不對當事人財產詳細調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賣等措施的情況下,以執帶拘,把拘留作為考驗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方法,違反法律程序,是錯誤的。
2、必須經合議決定,報院長批準。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準。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行人員“先斬后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準。
3、對異地被執行人的拘留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根據最高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求協助執行。這是對異地拘留的限制性規定。實踐中,有的法院往往自己徑行到異地進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會激化矛盾,遭到圍攻,執行人員身體、裝備將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異地拘留前,要充分考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法院配合和協助。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權利。對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執行人員應當明確告知被拘留人上述權利。另一方面,雖然目前的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應當通知被拘留人家屬,但將被執行人拘留的原因和理由及關押的處所告之其家屬,應有現實的意義。
5、提前解除拘留事由必須合理。根據規定,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但“承認并改正錯誤”作為解除拘留的唯一條件規定的過于籠統,有的法院只要被執行人出具一份具結悔過書就提前解除,有的法院要求被執行人象征性履行一部分義務也提前解除。為了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筆者認為,應當進一步嚴格提前解除拘留的決定,對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必須在被拘留人全部履行了判決、裁定確定的義務后方得解除拘留;對其他妨礙執行行為的被拘留人,一般不提前解除拘留。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農村老屋拆遷補償與戶口有聯系嗎
2021-01-11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投訴企業拖欠貨款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