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生產假酒會判多少年
制造假酒最多會被判無期徒刑。
刑法解釋: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義、量刑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本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生產者、銷售者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從中謀利的故意,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不是故意的,不知所售產品是次品,而當作正品出售了,應承擔民事責任,不能作為犯罪;
第二,生產者、銷售者在客觀上實施了“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行為。
所謂“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對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第三,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必須達到五萬元以上,才構成犯罪,如果銷售金額不足五萬元的,不構成犯罪。第四,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犯罪主體是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我國的辦案機關對相關的銷售處罰時,如這類銷售者主觀犯罪的,我國的辦案單位按照這類案件金額進行處罰和判刑。如相關的銷售者不是主觀行為的,可以免于對這類犯罪人員的處罰,承擔相關的民事責任進行賠償。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1-03-02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