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共同債務人
共同借款人在銀行貸款業務中普遍存在,最典型的為在住房按揭貸款中,夫妻或者房屋的共同買受人作為共同借款人向銀行申請貸款,有關個貸制度明確規定:共同借款人可以是所購買房屋的共有權人,也可以是符合貸款要求的其他自然人。在實際工作中,房屋的共有權人作為共同借款人,由于其共有權人與共同借款人的趨同性,較好理解和把握。但對其他自然人作為共同借款人,由于其他自然人與共同借款人的不相一致性,往往涉及動機、背景等諸多因素,以及社會和法律關系復雜,信息的不對稱性,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此要加強防范該類共同借款人所產生的風險。
二、共同借款人的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根據以上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其3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3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三、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難點
1、關于對立法原意正確理解的問題
前述司法解釋第24條是從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的角度來規定的,側重于維護交易安全和社會誠信。但作為對《婚姻法》的解釋,實踐中應結合立法原意理解和適用。《婚姻法》第41條的規定,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或一方為維持共同生活需要,或出于共同生活目的從事經營活動所引起的債務。《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征求意見稿)的第18條曾經規定:“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基于夫妻合意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經營。”遺憾的是,該條款在最后頒布實施時被刪去了。但該條款所體現的精神符合立法原意,應在審判時加以體現。即相關債務能否認定是夫妻共同債務,要圍繞是否基于夫妻合意或夫妻共同使用這一主旨開展審判工作,比如依職權主動調查、核實證據、收集間接證據等。
2、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問題
目前,法院在認定夫妻共同債務問題上常出現類似案件判決不同的現象,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筆者認為應當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進行統一。即應確立“以共同使用為認定基礎,以推定規則為補充”的認定標準。所謂“共同使用”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夫妻共同債務應源于雙方共同生活的需要。只要客觀上是為了夫妻共同生活,無論是否經過夫妻合意,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另一層含義是夫妻雙方合意舉債舉債,即以雙方名義出具借條,即使該借款未用于共同生活,也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所謂“推定”是指非舉債方無法證明、法院也未能查證債務并非共同債務,則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設立推定規則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而對舉證責任的所作的分配,并沒有改變夫妻共同債務的本質。但在適用推定規則時需要認真審查債務的真實性及用途,對其進行綜合判斷。
3、關于如何認定夫妻中非舉債方的證據問題
夫妻雙方合意舉債的情況下,認定共同債務并無難度。難的是,在一方舉債時,法院如何認定非舉債方所提供的免除自己責任的證據。筆者認為,首先要審查非舉債方所舉的證據是否真實。比如有些人舉證證明自己與配偶早已分居來證明自己相關債務未用于共同生活,對此法院應依職權作一調查。其次要審查非舉債方的舉證是否具有關聯性。即所提供的證據是否可以證明相關債務并非夫妻共同債務,是否具有證據的排他性特征。再次要審查證據是否充分,即免責方的證據是否足以證實對方的債務并非夫妻共同債務。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無錫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辦理
2020-11-24企業遇拆遷,應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工作
2021-01-26新民居房子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