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3條、第56條和126條的相關規定,合并審理的情形主要發生在以下情況下:
1、共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本條是關于共同訴訟的規定。共同訴訟分為兩種:一種是必要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合并審理的訴訟;另一種是普通共同訴訟,又稱一般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訴訟,共同訴訟大致有以下六種類型:(1)因對共有財產發生糾紛而提起的訴訟;(2)因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而產生的訴訟;(3)因共同侵權致人損害而產生的訴訟;(4)以合伙組織作為當事人發生的訴訟;(5)因共同贍養、扶養、撫養關系而發生的訴訟;(6)因共同繼承遺產而發生的訴訟范圍。成立普通共同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這些訴訟都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并且本法院都有管轄權;(2)這些訴訟必須都能適用同一種訴訟程序;(3)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4)當事人必須同意合并審理。
2、第三人參加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本條是關于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規定。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參加到當事人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中來進行訴訟的人,屬于廣義的當事人范疇。“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涉及的法律關系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的另一個法律關系有牽連,而在后一個法律關系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對另一個法律中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有直接影響。也就是說,在訴訟中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直接責任固然由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但造成這種后果的原因,則是出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判決一方當事人應承擔某種法律義務或責任,該當事人有權請求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賠償損失或履行相應的義務。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