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罪構成義務來源有哪些?
1、法律明文規定的積極作為義務
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指由其它法律規定并由刑法加以認可的義務,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等。如果只由其他法律規定,而未被刑法認可,則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此外,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必須是具體的義務,憲法中所規定的義務屬于一般性的抽象義務,有待于各具體法規的確認和細化,一般不適合直接作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前提。
2、職業或者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
它是指一定的主體由于擔任某項或者從事某種業務而依法被要求履行的一定作為義務。該類型的作為義務有的規定在法律法規中,也有的規定在具體行業的相關規章制度中。應當注意的是,行為人只有在具有職業或者業務身份的情況下,才具有相關的作為義務。也就是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才能構成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
3、法律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
法律行為如合同行為等,引起一個積極作為的義務(行為人通過合同行為自我創設一個積極作為義務),行為人有義務履行。而一般情況下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一定的義務,只產生違約的法律后果,并不會產生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只有在合同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給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嚴重侵害的情況下,這一作為義務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
4、先行行為引起的積極作為義務
先行行為作為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是由德國刑法學家斯特貝爾首倡的,1884年的德國判例首次確認了先行行為與法律,契約同樣是作為義務的來源。我國刑法界的通說認為先行行為只要足以產生某種危險,就可以成為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而不必要求先行行為具有違法的性質。
以上就是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情況,不同原因形成的義務其處理情況是不一樣的,但最終都是按照不作為犯罪的具體違法行為來認定,司法機關可以對相關義務來源進行合法的豪俠,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判決處理。
不作為犯罪有哪些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判罰是怎樣的?
不作為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和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