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1、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態度不同。
2、意識因素上的區別。間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主觀意識上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表現為明知,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在主觀意識上表現為應當預見。兩者意識因素的性質和程度不同。
3、在意志因素上的區別。間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主觀意志表現為放任,但也不希望、不積極。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意志上表現為過于自信和疏忽大意。這種過于自信和疏忽大意具體表現為笨拙失誤、輕率不慎、缺乏注意,或者未履行法律條例強制規定的安全或審慎義務。間接故意是在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采取的態度是放任,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漠然,認為發生危害結果也無所謂,采取這種放任的態度,漠視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間接故意,而過失犯罪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是輕信可以避免.在主觀上,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二者的區別就在于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態度不同.由于這種態度的不同,對社會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過失犯罪就比間接故意輕一些.
二、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三、刑事案件審理時間一般是多久?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個人認為,民眾大概的了解一下間接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區別就行了,這兩個法律詞匯,是司法機關得根據當時的情況,從各個方面嚴謹的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狀態,也足可見,案件的偵辦真的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簡單,每個細節都是不能忽略的。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企業融資渠道的有哪幾種選擇
2021-03-18抵押
2021-03-17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