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刑法上規(guī)定是怎么處罰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法律規(guī)定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三、刑法犯罪預備成立條件
1、客觀上:有犯罪預備行為,但未能著手實行犯罪?!A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之間具有直接關系。預備行為主要包括:
(1)準備工具;
(2)練習犯罪的手段;
(3)進行犯罪前的調查、籌集資金;
(4)排除實行犯罪的障礙;
(5)勾引共犯;
(6)制定犯罪計劃。
2、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
3、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預備犯雖然行動上并沒有越過法律的道德底線,但是心理上已經越過了法律紅線。人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心理部干凈,早晚都會出事,所以不管有沒有做出違法的行為,只要心理有這個想法,就需要收到懲罰,讓法律去除心理的障礙。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患病醫(y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yè)限制
2021-02-15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參考的核心法條有哪些
2021-03-12公租房拆遷中,戶口在內的人都可以得到補償嗎
2021-03-23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拆遷補償標準應當立即廢除嗎
2021-03-22